每当我们手捧那些精彩的文学作品,常常会为其中的故事内容着迷,同时也为作者的文学才华惊叹。写出这些文字的作家又会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呢?4月16日纪录片《文学的日常》开播,通过走访、对谈,带你走进马原、马家辉、麦家、阿来等名人作家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日常。

世界读书日刚过不久,接连的书店关闭消息,加上豆瓣评分高达8.7,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格外的关注度。

从主视觉海报的文案上看,充满对人生的哲思:

迎合就是难度的某种消失

我们毕竟都是凡夫

人生海海,活着才需要勇气

虚妄的深谋远虑

结局好一切都好

 

《文学的日常》通过一位朋友访问作家的形式,记录下两人两天之间的对谈、走访和经历,通过对当代生活的种种解读,从文学涉及到哲学、生死观、世道人心甚至是当下热门话题。借由文学和作家阐述,去表达那些浮于我们生活之上的时代和人类命题。

《文学的日常》总导演王圣志,是大热纪录片《早餐中国》的导演,每集5分钟,共一百集的《早餐中国》得到了超过5亿的播放量。在拍摄《文学的日常》时,他决定用5集,每集45分钟来承载文学的重量。

这部纪录片不同以的是,每一集一位知名作家,不是支持人参与拜访交谈,而是与这位作家相熟的好友。相伴两天,一路对谈。因为相熟,所以容易卸下浮沉伪装,所谈也会更加轻松,点与点的相交火花更大。

在这种慢慢的生活、游荡和细碎的交谈中,有一些高质量的对白,值得细细回味:

“所以好笑跟荒唐

好笑是我的表达方式

可事情本身我觉得

不一定是荒唐

是苍凉啊”

身上带着诸多标签的马家辉,在《文学的日常》里带着朋友行走参观自己常去的书店、餐厅、庙宇,记忆和生活交织混杂在一起,呈现在纪录片里。
“这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回味,亲身经历的,耳朵听来的,眼睛读到的,或悲凉或哀伤,或欢欣或荒唐,或关乎背叛,或诉说忠诚,都离不开修顿球场和四周的街道。”马家辉如此形容自己的家乡湾仔。

“时间自己切割出

幸福与不幸的界限

时间让绝望统治了

每一个还活着的人的心

还是时间

借了一个年与年的节点

将灾难与新生活

做一次彻底的切割

让人们的心里重新萌发出希望”

另一位作家马原,十多年前因为一场意外的癌症而辞去工作来到西双版纳,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,他向朋友展现自己的藏书阁,依托房屋结构设计,加深小天地的纵深感,书阁带来心理的放松,他的书阁就是他的生活“理想国”。

“里面有四根柱

等于设计这个空间的时候

我还要想

以后书架怎么摆

第一层空间是内空间

第二层空间是一些环廊的外空间

马原的图书馆

就是天堂的模样了“

正如博尔赫斯所言,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。

生活在别处

别处就在姑娘寨

文学和日常的关系就在于生活本身对于作家的影响,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创作的源泉之一,2018年出版的小说《姑娘寨》,被誉为马原的精神自传体小说,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马原在姑娘寨隐居时候的各种奇异见闻”。

“马格又是多可怕的一代孩子

因为马格评价世界唯一的尺度

居然是搞笑

搞笑变成他这代人的

价值标尺”

对于下一代人的教育的探讨,马原担心的是下一代人是否还有严肃的思考和精神生活。
“对本质的任何追求
比不上从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
也比不上墙角偷偷开放的一朵野花”
”跟你对赌的并非其他
而是命运,只是命运”
透过书本 照亮日常
这种严肃的思考,在《文学的日常》里反复被提及,仿佛也在提醒我们,不要失去了精神家园。
“到了自以为是这一步
便会坠入
不可救药的自作聪明的
泥淖”
读书这一动作,成为标志性的海报内容。
文学是由人创作的,《文学的日常》也通过人与文学的种种化学反应,将文学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。同时,也关联着无数个为文学着迷,甚至是向往文学的观众。透过《文学的日常》的精神感受,多多少少会被付诸于他们自己的日常和创作里。

正如网友所评,这个时代人们缺乏耐心,或者说我们在逐渐失去静下心思考的能力。很多时候我们身边那些细小、美丽、动人的,具有“文学性价值“的时刻,就在我们自以为的忙碌、疲惫中冲淡了,溜走了。

《文学的日常》恰好在这个被疫情影响的时期播出,或许正好可以帮我们静下心去思考、找寻我们生活中那些丢失的“文学时刻”
来源:品牌营销榜(ID:copyart)